近况

日常
文章摘要
AI 正在分析文章内容...
三月近况

第一次面对“癌”字

新年没有回国,在乌兹别克斯坦过得也很平淡,没有出游,也没有太多庆祝,就像一个普通的星期三。

乌兹对中国春节并不重视,基本上看不到灯笼,只有中国城市场或商会会组织一些小型团体活动。

2月中旬:身体预警

2月中旬,我去看了医生,因为包皮内部有个疙瘩,一直出血、疼痛、发痒。医生初步判断是包皮炎。我本身就有点包茎,以前也想去割,但一直心里有阴影。大概十几年前看报纸说河南某医院主任给儿子省钱做包皮手术,最后发炎流脓,直接切除。对我来说,那段阴影一直存在,加上不影响使用,就一直没动。

这次因为实在太疼了,才去医院。医生开了药单,我找医生朋友帮忙买药,在家打了一个多星期吊瓶。医生说得先消炎,后面才能手术。

3月1日:人生第一场手术

3月1日,我接受了包皮环切术。别人可能几分钟就完成,我因为包皮内有疙瘩,足足切了半小时。顺带把腋窝下和脖子 20-30 个 HPV 肉瘤也用激光清除。当时打了 40 多针,结束后回家修养。

10号,医生告诉我切下来的疙瘩做了病理切片,结果是“角质鳞状细胞癌 G2 期”。G1 是轻度,G2 是中度,还带有部分良性细胞,G3/G4 就是后期了。我第一时间用 AI 分析病例,有点慌。

确诊与焦虑的半个月

本来想着回国治疗,医生建议再观察一下。于是,我在翻译和医生陪同下,开始了大半个月的检查。我们去了几家医院做检查、CT,甚至找到了国家医院的泌尿科专家。她的判断是“要全部切除”。当时我翻译和医生都愣住了,不知道怎么开口,只能陪笑,然后继续检查。

塔什干只有两家机构有高端设备,设备价值上百万美元,检测费用也不低。好在我们找到了能做静脉造影 CT 的地方,早上六点就过去,不吃不喝注射造影剂,一个小时后上机。

反转:医生判断不一致

第二天,我和翻译拿到结果,他们看不懂报告,只能再找医生。我们去了一家 MEDLINE 医院找俄罗斯医生,他看了检查口、片子后,给出的结论是:

  • 报告结论与实际影像不一致
  • 身体其他部位无扩散
  • 淋巴有 6~8% 疑似扩散,属于术后正常反应

而且他建议术后最少一个月再检查,而不是现在就做。

接着他又推荐了另一家机构,找了更专业的医生,结果是: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淋巴有异常,但仍属于术后反应;发现右肾有 3×5mm 结石;阑尾有点炎症;其他无异常。

焦虑缓解后的反思

整个过程让我焦虑了半个月,现在结果稍微缓解了一些,虽然不是“完全放心”。医生也建议我两个月后再复查,确认是否稳定不变。

好在没有扩散到肺或其他器官,否则就不是“观察”而是“倒计时”了。

几点教训

  • 增强免疫力:最好的药不是药,而是自身免疫力。作息、饮食、运动是基础。
  • 及时就医:别总拖,别以为小毛病扛一扛就好。我的炎症拖出了恶性变。
  • 多方判断:一个检查结果不能说明一切。医生也好,机器也罢,都是概率。

未来的准备

接下来的几个月,我会调养身体、调整饮食、适当运动,必要时准备前往韩国、新加坡寻求更专业治疗。

人生就是这样,总有未知与挑战。过去我走过很多国家、做了很多事,如今面临的挑战不再是订单和客户,而是健康本身。

既然无法避免,那就积极面对。

感谢这次经历,让我更珍惜健康,也更珍惜每一天。

希望我的经历,能给正在关注健康的你,一点启发。